在整个模具行业中,塑料模具占据着相当巨大的市场份额。而在塑料制品的加工工艺中,注塑成形应用最为广泛。
那么,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?
身为模具圈贴心小助手的小M,通过度娘一下遍访名家,复制粘贴融汇贯通,简单排版呕心沥血为大家整理了注塑模具的详细设计流程,拿走不谢!
具体流程如下: 第一步: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。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1、制品的几何形状。 2、制品的尺寸、公差及设计基准。 3、制品的技术要求(即技术条件)。 4、制品所用塑料名称、缩水及颜色。 5、制品的表面要求。 第二步: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。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,主要考虑其塑化率、注射量、锁模力、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(注射机拉杆内间距)、容模量、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、动模托板移动行程。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,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,若满足不了要求,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。 第三步: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 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、几何形状(有无侧抽芯)、制品精度、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。 第四步: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,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,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,一般来讲,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,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。 第五步: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设计模具时,尽可能地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,因为标准件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商品化,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,这对缩短制造周期、降低制造成本是极其有利的。 第六步: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、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。 第七步:顶出系统的设计 制品的顶出形式,归纳起来可分为机械顶出、液压顶出、气动顶出三大类。 第八步:冷却系统的设计 冷却系统的设计是一项较繁琐的工作,要考虑冷却效果、冷却的均匀性和冷却系统对模具整体结构的影响。 第九步:导向机构设计 塑料注射模上的导向装置,在采用标准模架时,已经确定下来。一般情况下,设计人员只要按模架规格选用就可以了。但根据制品要求须设置精密导向装置时,则必须由设计人员根据模具结构进行具体设计。 第十步:模具钢材的选用 模具成型零件(型腔、型芯)材料的选用,主要根据制品的批量、塑料类别来确定。 第十一步:绘制配装图 排位模架及相关内容确定之后,便可以绘制装配图。在绘制装配图过程中,对已选定的浇注系统、冷却系统、抽芯系统、顶出系统等做出进一步的协调和完善,从结构上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。 第十二步:模具主要零件图的绘制 结构件图的绘制,当采用标准模架时,出标准模架以外的结构件,大部分可以不绘制结构件图。 第十三步:设计图纸的校对 校对人员应针对客户所提供的有关设计依据及客户所提要求,对模具的总体结构、工作原理、操作的可行性等进行系统的校对。 第十四步:设计图纸的会签 模具设计图纸完成之后,必须立即交给客户认可。只有客户同意后,模具才可以备料投入生产。当客户有较大意见需要作重大修改时,则必须在再重新设计后再交给客户认可,直至客户满意为止。 第十五步:排气系统的设计 排气系统对确保制品成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综合以上的模具设计程序,其中有些内容可以合并考虑,有些内容则要反复考虑。因为其中因素常常相互矛盾,必须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论证、相互协调才能得到较好的处理,特别是涉及模具结构方面的内容,一定要认真对待,往往要做几个方案同时考虑,对每一种结构尽可能列出各方面的优缺点,再逐一分析,进行优化。